《漫畫大王》創刊號的發刊詞。 |
為什麼會下這個標題?其實理由很簡單。
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對自己來說,這本在1970年代中期曇花一現,卻在某些層面影響深遠的漫畫期刊,依然還有不少未解之謎。因此若有各方大德高手能補充拙文記述中的諸多疏漏不足之處,則為幸甚之至。
相信《漫畫大王》(還是重申一下好了,本文中所介紹的並不是指1950年代有葉宏甲等大師陣容的同名本土漫畫刊物)應該是令許多四字與五字輩漫畫迷,印象深刻的刊物吧。雖然它的市場生命週期只有短短一年多,而且還在毫無預警之下就默默的退場,加上身處那個國立編譯館漫畫審查制度作祟的詭異時代,都讓《漫畫大王》的體質顯得相當「奇特」……或許也只能用這個字眼來形容啦。
因此,以下就憑藉站長的個人混亂印象與手邊的零碎資料,閒扯拚湊一下關於《漫畫大王》的不完整回憶吧。但光以單篇文章的篇幅恐怕寫不完,關於篇幅所限沒能提到的部分,只好再開文後續囉。至於這張一堆字的附圖並不是站長放錯了,這可是當年《漫畫大王》創刊號封面裡的發刊詞原文照錄。
因此,以下就憑藉站長的個人混亂印象與手邊的零碎資料,閒扯拚湊一下關於《漫畫大王》的不完整回憶吧。但光以單篇文章的篇幅恐怕寫不完,關於篇幅所限沒能提到的部分,只好再開文後續囉。至於這張一堆字的附圖並不是站長放錯了,這可是當年《漫畫大王》創刊號封面裡的發刊詞原文照錄。
《漫畫大王》創刊號書影。 |
由1960年代「文昌出版社」負責人捲土重來推出的這本《漫畫大王》,創刊於1976年7月30日(請見創刊號書影,當年還有在電視上打宣傳廣告咧),以逢每週五上市方式出版,直到翌年的9月23日,在發行第61期後毫無任何預警地就悄然在市面上消失,刊物的生命週期僅約一年兩個月……不過這本漫畫週刊正如上頭前言所述,在很多方面其實都在此間的漫畫市場與文化留下了某些刻痕。
當然,這裡指的倒不是《漫畫大王》在台灣漫畫史上有如何重量級的地位(前面提到的那本50年代同名刊物才稱得上吧),可能應該說《漫畫大王》的出現,形成了某些有趣的現象。
當然,這裡指的倒不是《漫畫大王》在台灣漫畫史上有如何重量級的地位(前面提到的那本50年代同名刊物才稱得上吧),可能應該說《漫畫大王》的出現,形成了某些有趣的現象。
首先從刊物體質上來看,《漫畫大王》就差不多是形同日本幼年誌的翻版,而且還是很明確的走「小學館路線」,光從封面就能看得出來啊。封面裡一定會有兩個小朋友大頭像的設計風格,差不多就完全是把1970年代當時的小學館各學年誌(見下圖,再明確鎖定一下類別,大概較為接近《小学一年生》到《小学三年生》的範圍)封面構圖照搬過來,只是圖面重新畫過(不過到刊物發行後期居然乾脆也懶得畫了,直接用照片),雜誌附贈紙勞作的這個概念也搬過來沿用。
從外觀包裝的層面上固然如此,再以內容而論,《漫畫大王》卻又跟小學館1970年代初期的另外一本兒童向TV誌《小学館BOOK》(見右圖書影)有些相近之處。由於當時小學館繼講談社之後取得了圓谷《超人力霸王》系列的獨家刊載權,所以是否也影響了《漫畫大王》當初的選材倒是不得而知,但力霸王系列漫畫也確實占據了《漫畫大王》一大半的刊物生命週期。
雜誌本身的平均篇幅約在96頁至112頁上下,定價則為新台幣10元(不
過請把通貨膨漲率的因素給考慮進去)。大致固定的內容架構方面,包括占各期開頭8頁的「彩色專頁」單元,與四至五篇的連載漫畫(關於漫畫的部分請見後述),加上本土企編單元「童話故事」、「自然教室」、「小畫家專欄」(至發刊後期內容也略有改動),以及當時這本雜誌的一大賣點--附錄紙勞作。現在網拍上如果有發現保存良好且帶著完整附錄的雜誌,大概鐵定會翻個兩三翻變成天價等級吧。
當時的郵購贈品墊板。 |
不過假使真要雞蛋裡挑骨頭,《漫畫大王》的整體製作品質以今日的眼光而論,實在不能算得上優秀,可能充其量只算得上印刷粗糙的同人誌水準罷了……但是對於70年代愛看漫畫的孩子來說,這本週刊誌卻是「誤入歧途」的重要指標無誤啊(笑),並且也使當時同業陸續推出了類似形態的刊物在市場上競爭(結果反倒是造成《漫畫大王》自己就此消失了?)。然而悲哀的是當時的本土漫畫卻沒能因為這樣的市場熱絡,而得以搭順風車或沾上光,畢竟光一個漫畫審查制度,就不知扼殺了多少創作的種子啊。
果不其然,看樣子還真的是寫不完了……由於不想把文字內容搞得落落長,想想還是就此暫時打住好了。至於有關《漫畫大王》的其他話題,就待有空再開文後續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