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話雖如此,以目前的發現,倒也還算能撐得起本文的內容啦,所以請諸位姑且容在下班門弄斧,把近期所累積下來的一些發現略做整理歸納,日後會再不定時貼文。
還有,附圖裡的這本第9期《漫畫大王》週刊封面中的某個角落,其實也跟這次要介紹的內容不無關聯,而且意外地根本就是直接爆哏了。當年看到時自然不可能會有什麼感覺,但如今回頭再看可就會有種「原來如此」的驚訝啦。
![]() |
▲另一款《漫畫大王》當年的贈品墊板圖案。 |
在許久以前(汗)曾經寫過這麼一篇關於《漫畫大王》這本1970年代台灣漫畫刊物的簡單介紹,也大略提到過這本週刊的基本體質,大致是仿效日本小學館所出版的學年誌路線。不過既然名曰「漫畫」大王,自然真正的主打,還是刊物裡所連載的各篇漫畫作品。
但由於整本雜誌篇幅所限,通常扣除掉其他單元後,每期刊載的漫畫作品差不多都固定在五篇,而在一年多的刊物生命週期中,前段時期的連載漫畫風格定位也頗為明顯,差不多都是「芭蕾舞少女漫畫+超人力霸王+《牛家班》+唯一純本土作品《孫悟空》」的組合,至於另外一個名額卡位的漫畫,前期通常以科普知識題材的短期連載為主,到了後期則變成五篇都是定期連載作品。而所有連載漫畫當中,唯一幾乎快要「全期稱霸」者,也僅有夢龍(錢夢龍)先生所畫的《孫悟空》(連載至第60期,素材為他在1960年代所出版的《西遊記》)這部純本土作品。只是關於《孫悟空》依然有些未明部分待進一步考察,以下暫且跳過不表,本文中就先從《漫畫大王》所刊載的其他日系作品來著眼。
礙於當時莫名其妙的審查制度法令作祟,《漫畫大王》在處理這些刊載的日本漫畫作品素材時,則共通採用了一種迂迴的方式:臨摹改繪。結果就是將原版作品的畫面大幅簡略化,甚至連分格方式都做了明顯改動,兩相對照之下,就能明顯看出斧鑿粗糙的痕跡。而這樣的做法在雜誌連載作品中,倒是真的一以貫之有始有終,不過到他們後來出版獨立單行本時政策就似乎有所鬆綁,多半除了塗掉日文之外,就沒再大費周章地找人改畫了。這回站長就先針對《漫畫大王》雜誌連載作品中的改繪日本漫畫作品略做介紹,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諸位看倌見諒,並不吝賜正。
但由於整本雜誌篇幅所限,通常扣除掉其他單元後,每期刊載的漫畫作品差不多都固定在五篇,而在一年多的刊物生命週期中,前段時期的連載漫畫風格定位也頗為明顯,差不多都是「芭蕾舞少女漫畫+超人力霸王+《牛家班》+唯一純本土作品《孫悟空》」的組合,至於另外一個名額卡位的漫畫,前期通常以科普知識題材的短期連載為主,到了後期則變成五篇都是定期連載作品。而所有連載漫畫當中,唯一幾乎快要「全期稱霸」者,也僅有夢龍(錢夢龍)先生所畫的《孫悟空》(連載至第60期,素材為他在1960年代所出版的《西遊記》)這部純本土作品。只是關於《孫悟空》依然有些未明部分待進一步考察,以下暫且跳過不表,本文中就先從《漫畫大王》所刊載的其他日系作品來著眼。
礙於當時莫名其妙的審查制度法令作祟,《漫畫大王》在處理這些刊載的日本漫畫作品素材時,則共通採用了一種迂迴的方式:臨摹改繪。結果就是將原版作品的畫面大幅簡略化,甚至連分格方式都做了明顯改動,兩相對照之下,就能明顯看出斧鑿粗糙的痕跡。而這樣的做法在雜誌連載作品中,倒是真的一以貫之有始有終,不過到他們後來出版獨立單行本時政策就似乎有所鬆綁,多半除了塗掉日文之外,就沒再大費周章地找人改畫了。這回站長就先針對《漫畫大王》雜誌連載作品中的改繪日本漫畫作品略做介紹,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諸位看倌見諒,並不吝賜正。
《紅舞鞋》(第1-15期) |
這部在翻開《漫畫大王》創刊號時首篇映入讀者眼簾的漫畫(繪者名義:青峯),自創刊號起連載至第15期結束,是以芭蕾舞為題材的少女漫畫作品。然而正如前文所述,本作是貨真價實的日本漫畫改繪版,而且還是日劇改編作(上面那本《漫畫大王》第9期封面裡,就放了張日劇女主角的照片啊)!

而且因為故事背景涉及芭蕾舞,在籌拍當初劇組就決定要以正牌芭蕾女伶來擔綱此劇女主角,並與著名的「牧阿佐美芭蕾舞團」(可從文字點進舞團官網連結)中有18年資歷的團員靭啓子(見左圖,是她1960年代現役舞者時期的舞姿)展開演出洽談,但由於對方並沒有戲劇演出經驗等因素,還曾經一度陷入僵局,最終則在讓靭啓子用「ゆうきみほ」這個藝名名義演出為條件之下成功敲定。電視劇於1972年8月開拍,包括片頭畫面與劇中的芭蕾舞公演場景,以及服裝、舞台設備等方面,均由牧阿佐美舞團全面協助拍攝。劇中演出者除了女主角ゆうきみほ本身就是芭蕾硬底子之外,就連飾演劇中女主角競爭對手甲斐鏡子的演員梅田智美(現行藝名:梅田智子),也都學過12年的芭蕾舞。

![]() |
▲《紅舞鞋》主題歌的單曲黑膠唱片封套圖。 |
原本只預定播出半年的本劇,由於播出後頗受好評而延長播映期為一年才告結束,但奇特的是日本在首播之後,就幾乎沒有太多次重播紀錄,更別說是至今仍未發行DVD(只好請各位聽一下當年由中村洋子演唱的主題歌了,不過錄的音量也太小了點?),甚至在網路上想找到相關圖片或影音資料都有些難度啊。而本劇女主角ゆうきみほ,後來也曾在幾部其他70年代的日劇中客串演出,但隨即回歸芭蕾舞的本行,迄今除了自行成立舞團,並於牧阿佐美舞團擔任教師培育後進。
再把話題拉回漫畫版本吧。當時小學館出版的學年別學習雜誌與少女漫畫誌,配合《紅舞鞋》電視劇的播出期間,均曾陸續推出漫畫版連載,並且版本總數還不下五六種,在每位畫家筆下的畫風詮釋都各有不同。
再把話題拉回漫畫版本吧。當時小學館出版的學年別學習雜誌與少女漫畫誌,配合《紅舞鞋》電視劇的播出期間,均曾陸續推出漫畫版連載,並且版本總數還不下五六種,在每位畫家筆下的畫風詮釋都各有不同。
![]() |
▲以扉頁來對照一下日台兩版的差異吧。左為《小学三年生》1973年10月號連載扉頁,右為《漫畫大王》第10期(1976年10月1日號)的連載扉頁。 |
![]() |
▲扉頁對照組第二發:左為《小学三年生》1973年8月號連載扉頁,右為《漫畫大王》第8期(1976年9月17日號)的連載扉頁。 |
![]() |
▲漫畫大王版連載首回的扉頁。 |
《漫畫大王》所選中的改繪素材,則是《小学三年生》1973年4月號至1974年3月號刊載,由飛鳥幸子(◄點選文字可連至她的個人官網)所執筆的版本(▲請見上方日台兩版連載扉頁的對照圖),由於連載時間較長(日劇下檔後都還在連載),故事長度也較為完整。但日本至今從未出版過單行本(當時其他漫畫家的版本也是同等待遇,而且只怕原稿的下落也不知所終了)。《漫畫大王》的改繪版則在連載結束後,推出了共兩冊的單行本,所使用的當然是雜誌連載版內容,另外為了填滿篇幅,還在第2冊裡塞進兩篇不相干的短篇漫畫。雖然關於漫畫大王的單行本選材其實還另外有些話題可講,但在此暫且保留。
最後,在此簡單介紹一下原版《紅舞鞋》的作者飛鳥幸子(1949年2月5日~):本名彼谷幸知子,富山縣高岡市人。於1965年以《彼女は宇宙人》(她是外星人)參加講談社新人漫畫賞入選佳作(後由若木書房出版單行本)。1966年以作品《100人目のボーイフレンド》(第100個男朋友)出道。之後曾陸續於《少女フレンド》、《ファニー》、《少女コミック》、《小学3年生》、《セブンティーン》、《COM》、《少女SFマンガ競作大全集》等刊物執筆。
![]() |
▲飛鳥幸子的部分漫畫單行本作品(若木書房)。 |
漫畫代表作包括《怪盗こうもり男爵》、《白いリーヌ》、《フレデリカの朝》(請見上圖書影,均為若木書房出版)等,但這次介紹到的《紅舞鞋》當年就沒有單行本化,至今亦仍無機會看到復刻版。目前飛鳥幸子雖仍在執筆作畫,但早已遠離漫畫界多年,主要以接案製作插畫及企業DM、商業漫畫、教科書等方面的圖像工作為主,畫風也大為丕變,明顯與當年的少女漫畫家時代有所不同。不過呢,《漫畫大王》跟飛鳥幸子作品的緣份,其實並未在《紅舞鞋》下檔後而結束,就待有機會容後再敘吧。
【2025年追記】補上近期終於發現的漫畫大王版單行本書影(全兩冊,當時定價各20元)。可是關於第2冊剩餘篇幅中卡進去的兩篇短篇漫畫,要查出原始版本作品為何,恐怕又得花上一番功夫了(汗)。
【2025年追記】補上近期終於發現的漫畫大王版單行本書影(全兩冊,當時定價各20元)。可是關於第2冊剩餘篇幅中卡進去的兩篇短篇漫畫,要查出原始版本作品為何,恐怕又得花上一番功夫了(汗)。
![]() |
《紅舞鞋》單行本發售日:①1977.01.01②1977.01.20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