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訂:2014.06.24 |
今年在日本似乎出現了不少與《清秀佳人》有關的東西啊。
先是NHK上檔中的晨間劇《花子とアン》,講的是此書最著名日譯本譯者村岡花子的一生故事,然後是多年前的這篇文字中所提及的高畑勳版動畫BD化(鼓掌!),加上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1985年版迷你影集,也推出了HD數位過帶16:9畫面比例版本(雖然台灣並沒有出,關於這部分容後有機會再述),加上手邊的相關資料也比當時又多出了一些,所以覺得似乎可以因循《太空突擊隊》的前例,把此文的內容再稍微加點料補足一下好像也無妨(其實是以前寫得太馬虎的關係吧)?不過因為這次的追加內容篇幅稍多了點,故以「增補改訂版」這種方式來重新貼文,敬請見諒。
先是NHK上檔中的晨間劇《花子とアン》,講的是此書最著名日譯本譯者村岡花子的一生故事,然後是多年前的這篇文字中所提及的高畑勳版動畫BD化(鼓掌!),加上在台灣知名度最高的1985年版迷你影集,也推出了HD數位過帶16:9畫面比例版本(雖然台灣並沒有出,關於這部分容後有機會再述),加上手邊的相關資料也比當時又多出了一些,所以覺得似乎可以因循《太空突擊隊》的前例,把此文的內容再稍微加點料補足一下好像也無妨(其實是以前寫得太馬虎的關係吧)?不過因為這次的追加內容篇幅稍多了點,故以「增補改訂版」這種方式來重新貼文,敬請見諒。
右邊的附圖,是當年作畫監督近藤喜文為LD BOX版外盒所重新繪製的插圖,後來也被DVD版拿來沿用了。至於BD版內包裝的插畫由於近藤先生早已過世,則是由曾為「世界名作劇場」系列繪製相關周邊畫作多年,已取得日本國籍的中國裔畫家譚小勇擔任。
故事簡介 |
本片是根據世界名著《清秀佳人》(Anne of Green Gables)改編,是「世界名作劇場」系列的第五部作品(請看上方的動畫版片頭連結,本作也是片頭開場畫面中,第一部正式以「世界名作劇場」名義推出的作品)。在日本雖然都已經是35年前的作品(1979年1月7日~12月30日,富士電視台每週日PM19:30~20:00),不過在台灣的命運卻似乎不若前後檔作品《小英的故事》與《湯姆歷險記》那麼早就能跟此間觀眾見面,反而是拉到更晚的年代才在中視播出(1988年5月9日~1989年4月24日,每週一PM17:00)。
故事背景是位在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上,一個名為艾凡利(Avonlea)的架空小農村。一對年老的兄妹馬修與瑪莉拉卡斯柏(Matthew &
Marilla Cuthbert),透過友人的管道,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十一、二歲左右的男孩,來幫忙他們的青翠莊園(Green
Gables)農務,並約好在火車站碰面。
但當天馬修到火車站來接人,卻只發現了一個女孩。這個一頭紅髮的11歲孤女安雪麗(Anne Shirley),居然也就這麼被馬修帶了回來。而這女孩在回到青翠莊園的一路上聒噪個不停,而且滿腦子天外奇想,但馬修居然覺得跟她意外的投緣。可是他轉念一想,自己擅作主張把這女孩帶回來,這下恐怕很難跟老妹瑪莉拉交代……果不其然,此事引來瑪莉拉的強烈反彈,她並且表示不希望安留在青翠莊園,讓安心裡也非常難過。
後來在瑪莉拉心軟之下,安終於得以留在青翠莊園,而後馬修與瑪莉拉更是將她視如己出,成為青翠莊園不可或缺的一份子,並且安也交到了黛安娜貝利(Diana Barry)這位知心好友。不過安豐富的想像力與多話的個性,卻也給她惹來了不少麻煩與風波,更由於同班的男生吉伯布萊斯(Gilbert Blythe,原作中他最後與安結婚)把安的紅髮形容成紅蘿蔔,讓安氣得決定一輩子不跟他說話,而且彼此還成為學業上的競爭對手。
而後在恩師史黛西小姐的教導下,安的學業成績相當優異。原本得到獎學金可以唸大學繼續深造的安,卻由於馬修的猝逝,而決心犧牲掉更好的進修機會並擔任教師,也得以陪伴孤獨的瑪莉拉。而這時吉伯則是成人之美,把原本自己所申請到青翠莊園附近的教職機會禮讓給安,兩人之間也終於誤會冰釋重拾友誼。至於安與吉伯後來會如何發展,由於動畫版僅描寫到安16歲為止的故事,不妨參照原著系列的後續作品或迷你影集版本。
作者與原著 |
![]() |
原著者露西蒙哥馬利。 |
![]() |
原著小說1908年初版本書影。 |
原著在日本最為著名的譯本,首推1952年5月10日由「三笠書房」所出版,由著名翻譯家與兒童文學家村岡花子(見左圖,1893~1968)所翻譯的譯本(當時定價¥250),也因而使本書廣為人知。村岡版譯本中雖然仍有出現多處省略與未譯之處,但因她的譯筆流暢精妙,即使後來出現的各種譯本多如雨後春筍,如今在日本文壇仍咸認村岡版是《清秀佳人》原著的最佳詮釋譯本。而原著的系列後續十冊作品,村岡也在至1959年為止的七年間,陸續將之翻譯出版。
但村岡接下此書翻譯的因緣,是由於1939年適逢二戰即將爆發,當時日本國內還出現了排斥歐美文化的風潮,也使得當時許多駐日的外籍傳教士只得被迫回國。 村岡自一位與她友好的加拿大女性傳教士手中,獲得了《清秀佳人》的原文書,對方並希望村岡能在有一天和平來到時,能將此書推介給日本的少女們。村岡開始著 手翻譯之後,甚至還叮囑家人《清秀佳人》原書與譯稿是僅次於家人生命的重要之物,若是遇到空襲時務必要帶著躲進防空洞……結果是到了二戰末期,村岡還真的得在美軍的隨機轟炸之下,抓著原書與譯稿跟家人一起躲空襲。
但村岡接下此書翻譯的因緣,是由於1939年適逢二戰即將爆發,當時日本國內還出現了排斥歐美文化的風潮,也使得當時許多駐日的外籍傳教士只得被迫回國。 村岡自一位與她友好的加拿大女性傳教士手中,獲得了《清秀佳人》的原文書,對方並希望村岡能在有一天和平來到時,能將此書推介給日本的少女們。村岡開始著 手翻譯之後,甚至還叮囑家人《清秀佳人》原書與譯稿是僅次於家人生命的重要之物,若是遇到空襲時務必要帶著躲進防空洞……結果是到了二戰末期,村岡還真的得在美軍的隨機轟炸之下,抓著原書與譯稿跟家人一起躲空襲。
日文版書名的波折 |
![]() |
1952年村岡花子譯本初版書影。 |
《清秀佳人》在戰後終於得以出版(請見右圖的三笠書房初版本書影),並相當暢銷且廣獲讀者好評。日文版譯名《赤毛のアン》當初是由三笠書房的編輯小池喜孝所提出,並由社長竹內道之助告知了村岡。然而村岡在得知後並不喜歡這個書名還極力反對,理由是她認為這個書名太過直白,缺乏想像空間,而她自己屬意的書名則有《夢見る少女》、《窓辺の少女》、《窓辺に倚る少女》等。
結果後來村岡在與晚餐後與家人提及此事時,當時20歲的養女(村岡唯一的兒子道雄已於6歲時因痢疾夭逝,之後未有子嗣)村岡みどり卻表示非常喜歡《赤毛のアン》這個書名。而她所代表的年輕人意見同時也赫然把村岡點醒,村岡意識到這本書的讀者將會以年輕人居多,以他們的感覺來判斷或許反而是正確的,於是當下改變了主意。結果也證明了這個想法的確是標準答案,否則如今動畫版的觀眾們可能會看到的片名,恐怕就不會是《赤毛のアン》了吧?
結果後來村岡在與晚餐後與家人提及此事時,當時20歲的養女(村岡唯一的兒子道雄已於6歲時因痢疾夭逝,之後未有子嗣)村岡みどり卻表示非常喜歡《赤毛のアン》這個書名。而她所代表的年輕人意見同時也赫然把村岡點醒,村岡意識到這本書的讀者將會以年輕人居多,以他們的感覺來判斷或許反而是正確的,於是當下改變了主意。結果也證明了這個想法的確是標準答案,否則如今動畫版的觀眾們可能會看到的片名,恐怕就不會是《赤毛のアン》了吧?
關於動畫版 |
本作的影像化作品,最早可以推至1919年由派 拉蒙所拍攝的默片版本(但如今拷貝恐已亡佚)。之後從1930~70年代,均曾陸續拍攝多部電影與電視影集,甚至還有舞台音樂劇。但台灣觀眾印象較為深刻 的,應該是1985年加拿大拍攝的迷你影集版本。多年前由台視在週末的午夜場影集時段播出後大受好評(▲見上方的官方HD版預告片連結),後來在前幾年的農曆年間公視都還曾再次重播過。
只是沒想到這部早於1985年版影集之前所拍,也是動畫化首例的作品,相較於其他「世界名作劇場」的系列作,在台灣卻顯得有點乏人問津?但其實本片的幕後製作群陣容一字排開,可是同樣嚇嚇叫,光是衝著高畑勳、宮崎駿與近藤喜文(1950~1998,故人)這三位日後成為吉卜力工作室編導與作畫巨頭的名號,起碼就值得一探究竟。
本片不僅是「名作劇場」系列評價頗高的初期佳作之一,但也是高畑勳在此系列最後參與執導,甚至是他目前為止,最後一部以日本以外國家為題材背景的作品。主要製作群則大致沿襲《小天使》與《萬里尋母》的班底,但製作初期擔任場面設定與畫面構成的宮崎駿,後來則因為接下首部執導長片《魯邦三世‧卡里奧斯特羅城》的導演一職而退出陣容,同時也從日本ANIMATION離職,因此改由櫻井美知代接手。人物設定與各集作監的重任,也從《小》片與《萬》片的小田部羊一,換成了畫風細膩,當時年僅28歲的新銳近藤喜文挑大樑。
故事發展上,則大多相當遵循原著進行,甚至在原作序幕裡僅發生在兩天內的劇情,動畫中就足足花了六集的篇幅來描述。至於原著中的各章節,動畫版平均以1~2集的長度來交代,不過多達三集的部分也有,其中僅有兩集(第25、38章)為動畫的原創故事。美術部分則仍然比照《小天使》的前例,到愛德華王子島實地取景。而劇中安的種種奇想,也透過動畫的特色得以鮮活大膽的呈現,和高畑導演爾後作品中的極度寫實風格,形成了強烈的對比。
順便再略提一下近藤喜文這位英年早逝的動畫奇才吧。他在被延攬至吉卜力工作室之後,與高畑、宮崎兩位導演多次合作,其中尤以《螢火蟲之墓》與《回憶點點滴滴》
兩部高畑勳執導作品中,細膩的作畫表現最令動畫迷注目。近藤對人物的動作與表情掌握得纖細精準,配合作品的超寫實風格更是相得益彰。後來還被拔擢執導處女作《心之谷》,票房也相當亮眼,也儼然有兩位名導的接棒人之勢。而他的過世,更使吉卜力頓時折損了一員大將。
而後來以《機動戰士鋼彈》成名的富野喜幸(由悠季),當時也為本片做過不少集的分鏡,有興趣的觀眾可以留意一下。另外替瑪莉拉一角配音的北原文枝(已故)其實並非職業聲優,而是資深演員。雖然她已因意外墜樓過世多年,但現在日本多處路線的電車廣播中,卻依然能聽到她所留下的錄音。
以下選錄中視當年播映時的中文主題歌歌詞。
作詞:林妙玲
作曲:蔡志展
作曲:蔡志展
遠遠一座小山坡
坡上滿是花朵
風來滿山飄來花絮
小小白花誰憐惜
伸手想抓一把山中的雲
只可惜那風吹雲散
伸手想抓一把山中的雲
卻無蹤跡徒留幻影
只有那可愛的白花呀
風吹雨淋不畏懼
亭亭而立向前行
迎著風向前行
坡上滿是花朵
風來滿山飄來花絮
小小白花誰憐惜
伸手想抓一把山中的雲
只可惜那風吹雲散
伸手想抓一把山中的雲
卻無蹤跡徒留幻影
只有那可愛的白花呀
風吹雨淋不畏懼
亭亭而立向前行
迎著風向前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